“新教材·云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11月17-18日,江苏省巫雪琴网络名师工作室第九期“新教材·云异构”第九期线下教学研讨活动在无锡市第一中学举行,此次活动由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举办。来自江苏省4个地区的5位教师围绕信息系统组成与应用(信息系统)开展了同台竞技,教学过程面向全省直播,无锡地区部分教师参与线下同步观摩。 
无锡市第一中学的张禄老师,开设了名为《组件传感系统》的一节展示课,这是一节信息技术实验课,围绕是否需要编写程序设计了两组实验,其中,实验一(组建人体红外感应系统)和实验二(拓展实验)不需要编写程序,实验三(组建楼道灯感应系统)和实验四(拓展实验)是用microPython编写程序。最后,通过4个实验总结概括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并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信息系统的优势及局限性。


来自盐城市时杨中学的刘苏梅老师,开设了名为《走进扫码点餐-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应用》的一节展示课,这节课首先通过角色扮演人工点餐的过程与观看《微信扫码点餐》视频,引导学生认识扫码点餐系统,认识到扫码点餐系统具有什么功能与特点,接着带领学生了解扫码点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深入到扫码点餐系统后台,进行数据的上传,实现扫码点餐的功能,引导学生理解信息系统的具体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并通过分析身边其它的信息系统,进一步思考信息系统应用的优势与局限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信息系统。 
来自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的薄志国老师,开设了《自动浇花系统的搭建》的一节展示课,这节课由人们经常忘记或没时间浇花这个问题引入,引导学生分析自动浇花系统要用到哪些硬件。在分析所用硬件的过程,学生也是在思考自动浇花系统的工作过程。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带领学生认识arduino控制器、土壤湿度传感器、继电器,并分别利用arduino来读取湿度值和利用数字引脚控制继电器的闭合。接下来在不改变上面两组实验电路,通过改写程序由判断湿度传感器的值的大小来决定继电器的闭合,然后连接水泵,体验自动浇花系统。最后通过对学生的提问来总结本系统的局限性,引导学生对自动浇花系统提出改进方案并由此联想更多能够实现一定功能的小型信息系统。

来自南京市东山高级中学的赖红瑜老师,开设了名为《搭建校运动会管理系统》的一节展示课。本节课从智慧校园引入校运动会管理系统项目课题,依托氦星人学习平台,创设“浸入式”小组合作互动探究情境,充分让学生体验了选择体系结构、需求分析、功能模块设计以及数据库设计等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的设计过程,最后引导学生尝试通过Python访问数据库,实现应用程序与后台数据库的连接,为后续项目实施和制作做铺垫。在“沉入式”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四维课堂的核心理念,使学生不仅收获了合作互动学习的乐趣,还激发了他们能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设计和搭建信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来自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的宣震老师,依托氦星人系统,开设了名为《用Django开发网络版图书管理系统》的一节展示课。本节课以“王老师的烦恼”引入项目主题,通过5个活动让学生经历需求分析、体系结构模式选择、数据库设计、编码实现、软件测试及解决问题的软件系统设计全过程。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学中创、创中乐”的教学理念,引领学生逐层探究借助软件工具与平台开发网络应用软件的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开发自己的网络应用程序,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计算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巫雪琴网络名师工作室开展的《新教材·云异构》系列活动,基于开放·包容的理念,凝聚了工作室内外一大批优秀教师,依托“线上、线下”融合实施的模式,共同建构了学习、表达、协作的教研场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省内外广大一线教师共探新课程实施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