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信息管理》教学案例设计
一、教学案例基本信息
|
设计者 |
任 健 |
单位 |
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 | |
|
案例名称 |
探讨信息管理 | |||
|
适应范围(标明年级和模块) |
高一年级,信息技术基础(中国地图出版社) | |||
|
课时 |
1课时 | |||
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探讨信息管理》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管理身边的信息资源”,它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初步体会数据管理的基本思想。它为后面数据库相关知识的学习起到了一个铺垫作用,它是一个引子,激发学生学习数据库的兴趣。这一课时,教材中设置了两个活动,活动一是选择恰当的信息资源管理工具,对身边的简单数据进行管理,并分析该工具在管理中的优缺点。书上以“通讯录管理”为例,通过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迷你通讯录”免费软件来管理自己的通讯录,并要求学生对不同的管理方法作出比较。活动二是利用资源管理器进行文件的存储和共享管理,主要让学生学习一种文件管理的方法,并体会文件管理的特点和不足。两个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使用不同信息管理的工具,体验管理身边信息的过程,并能对不同的管理方法作出评价。这节课要达到的主要目的也就在于此。但本人觉得,教材中两个活动的设计还不是很完善,其设计思想让人难以理解,两个活动没有连贯性,而且活动的安排顺序没有体现数据管理的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资源管理器的文件管理体现的是数据库中的一种目录型的结构,目录型结构是早期数据库采用的结构,适合处理一些简单问题。而电子表格的二维表格体现了数据库中的一种关系型的结构,而关系型结构当前数据库最流行的一种结构。因此,我对这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调整。首先,省略了资源共享和使用免费软件管理信息的内容,其次,调整了学生活动的顺序,将“利用资源管理器进行文件管理”作为活动一,将“使用电子表格进行软件管理”作为活动二,最后,安排两个活动都要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我选择了对电子邮票管理的主题。
(二)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在初中一般学过了资源管理器和电子表格软件,这两种工具的使用不成问题。此外,他们一般都有一定管理身边信息的经验,比如用笔管理自己的电话本,用电脑管理自己的文件资料,用手机、QQ、MSN通讯工具管理自己的通讯录等。但是,他们只知道操作方法,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管理工具,没有形成科学管理信息的意识。因此,课程的设计应注重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方面:
①知识与技能
了解信息管理的方法和一般过程;
掌握使用资源管理器进行文件管理的方法;
掌握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软件管理的方法;
能描述文件管理和软件管理的特点;
②过程与方法
尝试不同的信息管理的方法,感受和体会信息管理的一般过程;
通过对身边信息的有效管理,了解和体会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思想;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管理身边的信息资源,体会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使用不同的信息管理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管理信息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大纲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本课的重点确定为通过自主活动,体验文件管理和软件管理的过程,初步了解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思想。
由于学生中重操作,轻知识、轻能力的现状,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描述文件管理和软件管理的特点,初步了解信息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思想。
(五)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以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以问题任务为主线,通过问题任务情境的创设、问题任务的提出、问题任务的解决和完成,在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与互动中,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
让学生看书,浏览学习网页,提问:你曾经管理过哪些信息,使用什么方法管理的?
设计思路: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勾起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2、教学导入
让学生浏览“电子邮票”网站,网站中提供了各种各样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邮票以及具体介绍,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可选择的余地很大。设问:你能否尝试对这些电子邮票进行管理?
设计思路:创设问题任务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为接下来开展的活动作铺垫。
3、自主活动
学生活动一:根据邮票名称,确定5种以上邮票种类,在每一类中选择1到2张邮票并下载下来,通过使用资源管理器建立文件夹的方法,对下载的邮票进行分类整理;整理好后根据资源管理器中文件夹目录结构使用Word绘制出该结构图。
教师指导:①分类方法:根据邮票名称可以分为风景类、动物类、植物类、体育类、艺术类、政治类等;②绘制目录结构图的指导;③对目录结构图特点的理解,提问:如何查看某张邮票?如果邮票种类很多,邮票数量很多,你如何管理?将这个图翻转90度,它就像一棵倒立的树,从树根开始会分出很多树枝,要访问某个文件,必须从树根开始,通过一级级目录才能到达,如果要管理的数据很多,种类也很多,管理工作会变得比较繁杂,效率降低。
设计思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自己分类、自己选择,自己根据分类建立文件夹,了解和体验资源管理器的文件管理的方法和过程,从中体会树型目录结构的特点。
学生活动二:使用电子表格软件,从你下载的电子邮票中选择5张不同种类的邮票,根据其属性设计一个电子邮票档案;
教师指导:①选择邮票的属性:如邮票名称、邮票志号、设计者、印刷单位、发行日期等;②如何设计表格的结构;③根据表格的某一项属性进行排序;④提问:与树型目录结构相比,电子表格是一种什么结构,它有何特点?是一种二维的关系型结构,它由行和列组成,每一行是一张邮票的信息,每一列是邮票的一个属性。这种结构是当前数据库最流行的一种结构。
设计思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选择属性,确立分类,建立表格,了解和体验电子表格软件管理数据的方法和过程,通过比较,体会二维的关系型结构的特点。
4、总结
帮助学生回忆和梳理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学习重点:通过对电子邮票的管理,体验了管理信息的两种方法:文件管理和电子表格软件管理,这两种方法蕴涵了数据管理的一些基本思想,文件管理代表了一种目录型的管理方式,电子表格软件管理代表了一种关系型的管理方式。现在大部分数据库都采用了关系型的结构,它适合管理大量的信息,我们将在以后的课上来重点学习这种结构。
(七)教学期望
《探讨信息管理》这一节从教学要求看可能是整个单元中最简单的一节,其内容也最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容易忽视这节内容,如果不仔细研究,精心分析,这节课很可能变成一节复习课,像炒了一遍冷饭,学生毫无长进。我认为,这节课应该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入数据库数据管理的思想,让学生觉得看旧不旧,看易不易,让学生能学到新的东西,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