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领导班子
管理团队
历史长廊
校园风景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党派活动
夕阳风采
团旗飘飘
学习资料
教育科研
学科建设
课程建设
课题研究
学术团队
政策文件
思考感语
校友之家
校友活动
校友捐赠
校友论坛
校友风采
校友文坛
校史拾萃
服务在线
收费公示
平安校园
档案管理
招标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教育科研>>学科建设>>技术>>教学资源

我的一堂网络基础课

作者: 来源: 来源: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20日 发布时间:2007年03月20日 点击数: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包括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正确地评价信息,有效地利用信息和准确地表达信息。因此,信息技术课也应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来展开。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也是以此为指导思想,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下面以网络基础课的教学为例,来阐述笔者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           教材分析

我校使用的教材是江苏版高一《信息技术》分册。“网络基础及因特网应用”一章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章节,对于培养学生获取、评价、利用和表达信息的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章第一课的学习内容为“网络基础及因特网简介”,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软硬件组成,因特网的发展及其提供的服务等。由于教材在这部分的内容不多,而且基本为文字材料,学生往往认为这部分内容比较枯燥,教师也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觉得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网络是绝大部分学生兴趣的焦点,但他们往往只关心网络游戏和聊天。因此本节课的关键是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同时具备初步的信息能力和素养。本人在教学策略上选择了任务驱动、基于资源的自主学习模式。

二、           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本节课的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一张“网络知多少”的小报制作。因为学生刚刚结束Word文字处理的学习,因此具备了完成这张小报的技能。考虑到学生的主要精力应放在网络知识的学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小报的编排设计。所以,教师为其准备了小报的模板,把各栏目的标题和文本框都制作好,学生只需在其中贴入自己浏览过的、有价值的信息即可。在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经历了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利用信息和表达信息等步骤,对其信息素养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作用。小报的制作完成,也能给每位同学带来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学习的欲望。

本节课的学习是在丰富的信息资源支撑下进行的。亚洲开放大学协会主席塔克瓦里教授曾指出的“随着电子网络每体的兴起和全球知识网络的建立,‘基于资源’学习日趋成熟。”资源在信息时代的学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而信息素养可以看作是在信息资源中寻找所需信息的能力。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对于初学网络的高一学生而言,犹如大海捞针。所以,教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先为学生搜索了与学习主题有关的若干网页及图片,设计成教学网页,并创建好超级链接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开展学习。小报中故意留了一个自选题,以驱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相关内容。如果学生的自选题超出了教师提供的网页范围,可以自主上网到教师推荐的教学网站去查找,也可以直接使用教师推荐的搜索引擎去搜索。考虑到学生可能对搜索引擎的使用不太熟悉,教师还推荐了两篇文章指导其搜索的技巧,这也为后续的学习作了有益的铺垫。

自主学习的模式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知识并非教师灌输的结果。学习者通过讨论、交流和互相帮助(包括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由于教材要求的网络基础知识比较简单、易于理解,学生通过自学和讨论完全能够掌握。教师可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选、自己看、自己学、自己试。学生出于完成任务的需要,自然会主动阅读、认真思考、精挑细选,字斟句酌地完成小报的制作。另外,考虑到小报编辑中可能碰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网页中还设计了“常见问题及对策”一栏,使学生在需要时及时得到学习指导,这也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特色。

三、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好!你们期待上网络课很久了吧?大家都知道网络中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那你们想做网络高手吗?要做个网络高手,单单知道上网聊天、冲浪、玩网络游戏,是远远不够的!你首先应该了解网络的一些基础知识,如网络的分类、因特网的由来,知道网络有哪些组成部分,以及因特网的主要功能等。下面,让我们一起开始学习吧!

(二)问题和任务:

在这节课上,我们将通过学习解决以下四个主要问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网络是如何分类的?

2、网络硬件有哪几部分组成?网络软件由哪些部分组成?

3、因特网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4、因特网的主要服务功能有哪些?

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渗透在一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这个任务是要求大家完成一张Word小报的制作,小报的编排格式已经由老师预先制作好,大家的任务是把你学到的问题解答贴到相应的小报栏目中,注意文字信息的编辑,而不需对小报的格式做修改。完成后将小报上传到教师机即可。对小报编排的具体要求如下:

1、栏目内容正确完整、简明扼要

2、文字均为五号、宋体,颜色自定

3、注意设置段落的行距及段前、段后间距

4、课上首先完成指定的四个栏目内容,有时间再进行自选栏目的编排

(三)过程和资源:

为了既快又好地完成上述任务,同学们需要获取足够的信息资源。除了课本第四章第一、二两节的内容之外,我们可以到网络上搜索到更多的相关内容。所以,我们的学习应该包括以下过程:

1、打开学生机“D:\网络基础”文件夹,找到并打开“小报模板.doc”,了解小报的栏目标题(四个指定标题,一个自选标题)

2、阅读课本P.84—89页的内容

3、浏览老师提供的网页及图片信息(点击下列超链接即可)

   必读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发展史

      网络的分类(图1 图2 图3 图4)

      网络的硬件组成(图1 图2 图3 图4)

      网络的软件组成(图1)

      因特网的发展(图1 图2)

      因特网的服务功能(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选读内容

      什么是TCP/IP协议

      IP地址的分类(图1 图2)

      什么是域名系统(图1)

网上常见术语释疑

    什么是拓扑结构(1 2 3 4)

 4、找到所需信息后,精选其中一部分通过“复制”和“粘贴”的操作,将文字复制到小报中的相应栏目中。对文字进一步精减和提炼,力求表达出自己对问题的全面认识或对课本知识的有益补充。然后再对栏目中的文字和段落进行编辑和排版,使其与栏目文本框的大小相适应。

5、若想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可上网自主搜索

   推荐网站:

       中国科普博览-电信博物馆-计算机网络启蒙篇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网络基础知识

       世界网络-路由器技术-网络基本知识

 推荐搜索引擎:

       百度 http://www.baidu.com   
           雅虎 http://cn.yahoo.com    
           搜狐 http://www.sohu.com  
           新浪 http://www.sina.com.cn 

  推荐文章:

       百度搜索引擎使用技巧

       其他搜索引擎及其使用

6、保存制作好的小报文件,并通过网络提交到教师机上

7、作业大家评

(四)常见问题及对策:

   在编辑小报的过程中,大家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老师有一些建议:

1、复制段落时,行距、段间距太大。建议选定段落后,将段前、段后间距设为0行,行距为单倍行距或设为固定值16磅。

2、复制的网页文字颜色不一。建议在小报中修改文字颜色,使页面美观大方

3、复制的文字过多,后面文字看不见。建议对文字进行适当删减,使其适应文本框大小。

4、复制的文字不在文本框内。建议粘贴前把光标插入点置于文本框内。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加深了对网络的了解,但要成为一个高手,还是任重而道远呢!只要同学们今后努力实践,你们一定会成功!

四、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任务对学生的Word文字处理能力要求较高。为了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把小报编得更出色,或者浏览选读内容,或者上网搜索,笔者给了学生两课时的时间。基础好的学生还对小报中的文本进行了修饰,设置了文本框的色彩过渡等等。看到学生的精彩作品,教师真的心满意足了。

 

 

 

 

 

[关闭窗口] [添加收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