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领导班子
管理团队
历史长廊
校园风景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党派活动
夕阳风采
团旗飘飘
学习资料
教育科研
学科建设
课程建设
课题研究
学术团队
政策文件
思考感语
校友之家
校友活动
校友捐赠
校友论坛
校友风采
校友文坛
校史拾萃
服务在线
收费公示
平安校园
档案管理
招标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国际课程>>学生实践

我在英国上大学——连载一

作者:李靖怡 来源:国际部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22日 点击数:

 李靖怡 2014届AL毕业生 现就读于剑桥大学Newham学院,化学工程(Chemical Engineering)专业。

 

2014年以AL毕业成绩全A*(90分以上),雅思总分8分,写作单科7分的成绩进入剑桥大学。

                                       

 

“这里就是英国,一个没有老虎的国家,一个对人类文明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高贵的古建筑,让人尖叫的音乐,艺术和创意,当然很美妙。但还是先忘掉他们吧,忘了让人迷醉的贝克汉姆和戴安娜,忘了欢乐无限的女王八卦,正在虎视眈眈的是高昂的物价和从来没准过的天气预报。礼貌但冷漠的绅士,说着七八种让人耳朵出血的口。为了优雅致死,他们永不穿秋裤,以及一生尝不到美食,只有吃不完的土豆。你必须小心,这里的水龙头,要么烫死,要么冻死。 阴湿寒冷,昼夜温差极大,连原本出生在四月的英国女王,都迫于这样的恶劣天气,而将法定生日挪到了六月。” 这是电视节目《花儿与少年》在去英国旅行的开头对英国的介绍,在英国生活了一年的我不能再赞同这段简短准确的文字。 在剑桥,特别是晚上七点左右,不管零下几度总能看到一群穿着单薄西装或及膝连衣裙的人飞快得赶着去吃正式晚宴;学院食堂里万年不变得上演着土豆的一百种做法,煎的烤的奶油的,泥状的半圆的螺旋的……;所有能排队的机会,英国人必定整整齐齐站成一列,就算只有一个人,他也能面朝正确的方向,安静得站出只有一个的队伍;你若称赞一个英国人,得到的回答肯定不是一句爽脆的“thank you”,而是略不好意思或是幽默得否定你的称赞,似乎他们和中国人一样懂得谦虚的礼仪。在收到剑桥的录取通知之前,我对英国的了解还只停留在电影007和在酒店吃的英式早餐上。但是现在,英国在我的眼里,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剑桥的学制比较特殊:一共32个学院,但学院基本上只是提供食宿的地方,专业课程还是在各自的系里所有学院的学生混合着一起上课。本科一共三年,一年上课三个学期,每个学期仅有八周。刚开学,转眼学期就过了一半了,一眨眼,假期就到了。每天的课只有2-3节,但是信息量巨大,我曾眼睁睁看着以前上A-level further maths时用了四节课教的内容在一次课上被浓缩成了两页笔记,花了不到10分钟讲完。除了lecture之外,每个科目都会有一些额外的课业,比如实验,比如小的项目等等,每周会占用掉几个下午。另外还有一个叫“supervision”的神奇的课,为牛津剑桥独有,一般每科每周会上一次。由于剑桥一年只有一次考试,所以平常的学业压力基本都来自于这个神奇的“supervision”,而这门课的老师就被亲切得称为“supervisor”,直接翻译就是“监督你的人”,他们基本上都是学术上比较厉害的人物,运气(不)好甚至会有诺奖得主,代表英国政府上过法庭的律师等等,最弱的supervisor也是成绩拔尖的博士生。上课的内容就是回答同学们作业上遇到的疑问,和对最近一周lecture内容的任何问题。这个课一般是一对二或是一对三,所以你没好好做作业好好学习的话,只能大眼瞪小眼,自求多福了。大一听说过许多类似“某个supervisor特别严厉,每年都训哭几个小姑娘”的传言,一直不信,直到我亲眼看到我的一个英国同学在某次supervision上压力大得哭出来……我读的化学工程专业,除了平时的课、每周两篇实验报告以外还需要每四周交一篇“练习”作业的报告,这个“练习”是基于平常的课程设计的一道复杂的大题。它正确的打开方式是,约一两个小伙伴,买上一堆零食饮料,准备一大摞空白草稿纸和笔记本电脑充足的电量,花一个通宵做完,一边看着太阳升起一边看着excel表格绘出漂亮的弧线,乐趣无穷。。。

 

  好吧,压力大、时间紧是真的,每个人都有赶不完的deadline做不完的事情, 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过着充实丰富的生活。我身边有人喜欢锻炼,参加了学校的划船俱乐部,每早天不亮就起床训练,训练完回去洗个澡就去赶早上9点的lecture;有人身为工程师但志向却在舞台,每周花大量的时间排练参加演出,写歌出youtube视频;也有人热爱看综艺,每周八九种综艺一期不拉;更有疯狂的人分身有术,一年参加十几个社团;等到了大二大三,一大批人的课余生活变成了申请实习、申请毕业工作等等。大多数人似乎都在热闹得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安排着时间不充裕,但足够充实的每一天。

 

总的看来,剑桥的学制和北美的学制有巨大的不同,但反倒非常像国内的高中:每天上课、布置卷子,平常不算GPA也不算学分,但有老师监督着你交作业,每年一场期末考试,考完你的班主任会找你谈谈。。。作为中国学生,还是非常能适应这样的学习模式的。周围的同学里真正的大牛其实也只是少数一部分,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只是普普通通,勤奋学习的人。对于我们来说,在这里的生存法则就是好好管理时间、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中间为李靖怡。

 

[关闭窗口] [添加收藏]
更多
下一篇文章:2015年9月社团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