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丨高考冲刺,家长能为孩子做什么?
\ 2022 高考
高考倒计时15天,此时,无论是考生还是家长,心情可能都是比较复杂的。既有大考来临的跃跃欲试。又有瞻前顾后的患得患失。有些考生的内心还会出现一些小小的波澜,体验到不同程度的紧张或担忧。其实,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迎战状态,有利于调动应激状态,对提高考试效率是有利的。 现阶段,个人复习目标越明确,内容越具体,学习效率越高,信心也越足。当考生把过多注意力放在“想做,但做不了或做不完的事情上”时,容易失去对学习和考试的掌控感,心情必然受到影响。相反,如果考生把注意力放在能做什么,怎么做,并尽量把学习生活安排地充实,有规律,那必将收获平稳的心态。 高考冲刺,不妨试着享受紧张,体验收获,唯独不给懊恼留时间。此外,适度的锻炼,合理的休闲,饭后散步闲聊等都是转移注意力,降低焦虑情绪的不错选择。
别轻易批评孩子
2022 高考 /
我们家长都了解:决定考试成绩是多方面,其中动态智力和体力,考试技能与技巧,学习与考试心态排在前三。智力,体力和技能已经不是接下来的几天我们能立竿见影改变的了。所以这个时期看到孩子或这或那的所谓毛病,不要急于去纠正了,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很关键。家长可适当陪孩子聊聊学习以外有趣的事,允许他享受亲情和休息。对于还在打“时间战”和“题海战”的孩子,家长可适当提醒,但别轻易批评。
别问“复习的怎样了”
2022 高考 /
这么问题,过于笼统,孩子其实是无法回答的。事实上题目永远做不完,书永远看不完,没有人是“复习完了”才去参加考试的,有点不放心和没把握很正常。 一般喜欢问此类问题的家长,自身的内在情绪往往是焦虑烦躁的,他们试图从孩子的回答中寻找安心。而如果孩子实事求是地回答你没复习好,这个信息会强化双方内心的不安,增加应考的压力。而如果孩子回答你复习好了,家长又会觉得孩子不够努力,对自己要求太低,考不到理想的成绩。 家长的心态和情绪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家长可以多觉察自己的情绪,学会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状态。建议家长每天安排5~10分钟的减压时间,挑选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稳定情绪。最简单的深呼吸、肌肉的渐进式放松训练、时下流行的运动健身操都可以尝试。
采取“开放式”沟通
2022 高考 /
当孩子与你说心中的压力时,家长不要说些人人都知道的大道理。急于评价,过早劝慰都是不可取的。比如孩子说“担心考不好”,家长应该怎么回答?粗暴型的家长:现在担心有什么用,早干嘛去啦,跟你讲过多少遍,你听了吗,赶紧看书去!温和型的家长:考不好没关系,妈妈也不怪你,只要尽力就行。你们觉得哪个回答更好一些呢?(家长有时真得挺难的,左右为难。) 其实,以上回答的方式都是急于评价,过早劝慰,很容易陷入“封闭式”的沟通方式(你说的越起劲,孩子越会觉得无法再谈下去)。 开放式沟通的效果不错,家长朋友们可以试试。 开放式交谈是这样的: 首先,家长的耐心倾听和积极关注就是对孩子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你可以在倾听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的具体表现或想法,越细致越好。 接着,聚焦重点问题,试着询问孩子:你最感到担忧的是什么?这时孩子十有八九会进一步讲到某些具体的科目或具体的问题,我们的谈话就能得以深入了。 最后,家长可以接着问“现在你打算怎么办呢?”这样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问题的解决上,而非一直沉浸在负面情绪里。这时家长再给出问题解决的建议或利用多方资源协助孩子解决问题,孩子会从家长身上感受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