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领导班子
管理团队
历史长廊
校园风景
党群工作
党建工作
工会工作
党派活动
夕阳风采
团旗飘飘
学习资料
教育科研
学科建设
课程建设
课题研究
学术团队
政策文件
思考感语
校友之家
校友活动
校友捐赠
校友论坛
校友风采
校友文坛
校史拾萃
服务在线
收费公示
平安校园
档案管理
招标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德育园地>>学子心语

制衡最大化——读《民主的细节》有感

作者: 来源: 来源: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2日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2日 点击数:

作者书题为《民主的细节》那自然全书便围绕民主展开。谈到美国的民主,许多国人都会拿之与中国的民主相比较。于是乎也有了那些所谓的愤青对中国的现状进行抨击。诚然在中国的我们是无法清除的体会到民主的力量的。似乎我们在高举民主大旗,高喊民主口号的同时,却还没有美国这样的“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民主。

然而事实上我们或多或少的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作祟。美国并没有我们想像的民主。罗伯特·达尔便曾经在《美国的宪法有多民主》一书中列举了如同“总统不是直接选举”等一系列的“民主破绽”。

但问题在于“不够民主”一定是件坏事吗?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定是越民主越好的吗?如今许多国人纠住国内的非民主现象,斥责政府,政治精英等少数人手握权力。事实上美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少数人的专政”固然不可取,但“多数人的暴政”就能要了吗?回答必然是否定的。联邦党人认为暴政来自于直接的民主,而反联邦党人则认为暴政的主要来源是“联邦政府”和“政治精英”。到底谁是对的?我认为两者的说法都过于片面了。区别暴政与否的标准不在于人数,而在于“不容分说的强制性”。所以无论权力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都不是真正的民主。而美国最后出台的宪法正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找到了折中的方法。找到了一种制衡。

美国人清除美国不需要一个世袭君主制。并不等于说他们的共识就是“美国需要一个民主制”。或者说美国人清除他们同样不需要的是一个绝对民主制。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平衡,在多数人与少数人之间的平衡。在派别与派别之间的平衡。所以美国的宪法必定也必须有不民主的地方,因为美国人追求的不是“民主最大化”而是“制衡最大化”。所以必要时,他们甚至还需要为“直接民主”设置障碍。

自美国宪法确立以来,国会有过一万多个宪章提议,但只有25个通过并生效。这是对政府和政治精英的限制。为了避免革命而及时响应革命。这是对平民权力的限制。只有两方面共同限制才能真正得到制衡的场面。“充分制衡”的精神使任何权力的扩张不至于转变为专断的权力。虽然“制衡最大化”可能会导致少数人与多数人之间的拉锯,也引起了平等派与自由派的拉锯。但这种拉锯正是政治健康的表现,怕的就是一家独大。正如作者所说的“它是‘权利和权利’之间的斗争,而不是‘权利和权力’,或是‘权力和权力’之间的斗争。”与其说它反应了“邪恶的资本家、政客与善良的人民群众”之间的斗争,不如说它反应了社会内部的不同价值追求。

美国的民主制度史,就是权利不断平等化的过程。这里的权利不只是指民主的权利,也包括了专制的权利。

正是不断追求“制衡最大化”。“平民自治”和“权利底线”两大精神才得以保留下来并成为美国政治的两大支柱。这个社会与其政治才会保持健康。也只有制衡下的民主才有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空间。

[关闭窗口] [添加收藏]
更多